|策划/编辑:潇雅编辑:ciciFanny审核:李云
今天就来说一波回忆:童年趣事。
那些年,我们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WiFi。
三五成群一起玩,玩弹弓,玩玻璃珠,跳橡皮筋,扔石头,抓青蛙,射纸,斗鸡,扔石头~
一根绳子,几块石头,可以玩一整天,开心一整天。
说到扔石头,相信很多人都和小红一样玩过。上学放学的时候,他们只是路过河边或者池塘边,捡起一块小石头扔进去。他们想看的是河上的浮起一层又一层的水波纹,然后高兴地跳起来跺脚。
江湖上的涟漪真的很美很疗愈,但如果水波纹长在人的身上和会是怎么样的呢?都这样。
揭开庐山真面目,像这样“雕刻”在皮肤上。
(来源:英国医学杂志)
不要划走,往下看,本弘会一点一点满足你的好奇心~
身上的【水波纹】是什么?
它是一种由同心性毛癣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癣菌病,因为它的皮损是像同心环状排列扔石头入水时那样的形成一圈又一圈的波纹,(所以俗称喷癣或开花癣),而且它的头皮屑很特别,互相层层相叠,形状像屋顶的瓦片,医学上称为——叠瓦癣!.
(来源:参考文献)
花斑癣是一种浅表真菌感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传染性不强经常通过密切接触(如穿贴身衣服、共用一条浴巾或毛巾)感染,有时会导致几个家庭同时患病,尤其是成年男青年。
叠瓦癣有以下常见特征:
皮色或褐色斑点
最早期的症状只是一个皮色或者褐色的小斑点,在这个斑点上会有一层很细小的鳞屑(通俗地说就是一层皮屑),而这层皮屑最终会破裂分离,形成一个环状。
叠瓦状外观
这是此病最典型的症状,当第一个环状损伤形成后,以相同形式扩散,周而复始,最终形成一个或多个的同心圆鳞屑环,环距在2mm左右,看起来特别像是一层一层叠盖的瓦片或波纹。
皮肤瘙痒
形成叠瓦状外观后,周围皮肤会呈现棕红色。这个时候通常就会感到瘙痒难耐,因长期抓挠,皮肤可逐渐增厚。
易扩散
初期可在躯干臀部多见,但若长期不治疗,时间久了之后,可慢慢扩散至四肢,甚至是口唇、头皮和指甲缝中。
易复发,周期长
该病特别容易反复发作,有些患者治疗了很多年,都无法治疗痊愈,反反复复且病程极慢。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这个病以前几乎没见过,名字可能是第一次听说。它是怎么引起的?
真菌感染是主要原因
这是该疾病最根本的原因,患者因各种原因感染同心性毛癣菌。
ng> ,从而 诱发叠瓦癣 。还有以下因素可增加本病的患病风险:
✔ 免疫力功能低下
如患有基础疾病免疫缺陷病、糖尿病的这类人群,可能会因为免疫力低下导致皮肤表面的微生物多样性失衡,皮肤极易受到真菌、病毒,细菌的感染,从而出现一系列皮肤问题。
✔ 长期处在潮湿环境
长期 从事湿式作业 或者 本身多汗 ,且汗液又没有及时擦干,一旦这类人群浸渍皮肤的水分增多,就为 同心性毛癣菌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因此容易感染该病。
✔ 经常穿不透气衣物
衣服透气性不好会影响皮肤散热,增加皮肤的温度和湿度,利于同心性毛癣菌生长。
该怎么治疗?
患上此病应要 及时尽早去正规医院 接受治疗,因叠瓦癣会逐渐扩大,从躯干扩至全身,瘙痒难耐的时候因抓挠还会导致皮肤组织受损,皮肤变厚,或红肿胀痛。
一般在经过正规治疗后,轻度患者能够消除症状, 皮肤恢复正常 ;严重患者能 有效地抑制 病情继续发展,皮肤屏障逐渐恢复正常,皮肤的不适感逐渐减轻,经过长期积极坚持治疗, 预后 可观 。
常见治疗方式,有外用 水杨酸软膏、硝酸咪康唑乳膏 等,同时内服抗真菌类药物,如 灰黄霉素、伊曲康唑 等。
预防少不了
① 皮肤卫生要做好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勤洗澡,保持 皮肤干净 和 干爽 ,尤其在出汗之后,及时 擦干清洗 或 更换衣裤 ,建议平时穿的衣物也要宽松透气。
长期在潮湿环境中的人群,注意及时 护理皮肤 ,可多准备一些替换衣服,以备及时更换。
② 住得“干爽”一点
改善生活以及工作环境, 经常开窗通风 ,使室内保持干爽,湿度较大时使用空调或者其他方式 除湿 。被褥经常拿到太阳下暴晒。
③ 加强个人锻炼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患有免疫缺陷病、糖尿病可适当 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身体抵抗力。
④ 正能量的心态
因为叠瓦癣会带来瘙痒的感觉,同时也会带来外观上的影响,因此患者容易出现烦躁焦虑的负面情绪。
但本红想说不要着急烦躁,应该保持 积极健康的心态 ,配合医生的治疗,相信坚持下去,通过正规的治疗是一定可以治好的,所以 多给自己一些正能量 吧!
最后想说,拥有乐观,就拥有了力量,越坚强、越乐观、越积极面对,希望就越大!
〔参考文献〕
[1]詹姆斯,伯杰.埃尔森等主编.徐世正主译.安德鲁斯临床皮肤病学.第10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92.
[2]周汛,李桂明.系统性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进展.皮肤病与性病.2006,28(1):17-20.
[3]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29.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2年02月21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封面设计:小源
发布时间:2022-02-22 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