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香港确诊病例单日超过3万,累计17万。深圳是“渗透性”的。
图片:图片网
来源|赛博坦-初级医师社区
作者|姜小林鸟
01
防疫优等生“深圳”
为何在2月破防?
“春节疫情在深圳很快得到控制。谁曾想到还有另一波呢?目前正在要求24小时核酸证明才能上班和出入小区。”在深圳工作的张然告诉基层医生公社。
之后,她向基层医生公社展示了自己的核酸贴纸,上面写着:“核酸检测,人人有责。已经参加了第八次核酸检测。”
从深圳市卫健委疫情数据图可以发现,整个2月深圳确诊人数持续上升,尤其是11日以后形势较为严峻,2月最后两天确诊人数和更是破百。
(来源:深圳市卫生健康委)
目前,中国已有超过19个省市出现疫情。相比其他地方,单日50多人的增幅并不是最多的,但就深圳本身而言,图中的尖峰显得格外耀眼。
2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疾控中心副主任吴良友表示,广东省深圳市疫点多,传播链复杂,社区传播和外溢风险高。
去年12月Xi疫情时,深市曾因防疫得当冲上微博热搜,难能可贵。为什么防疫尖子生“深圳”会在2月突围?
“深圳的反应速度明明很快,这次却没完全防住,有点奇怪,听说和香港疫情有关。”的张然告诉基层医生公社
从深圳卫健委官网最近的消息来看,似乎可以验证这个说法。
2月8日,5名跨境卡车司机核酸阳性.
2月12日,一名连接内地的香港跨境货车司机核酸阳性.
2月25日,25名跨境货车司机核酸阳性。
深圳口岸共检测出190名跨境货车司机核酸阳性,均与香港有关。
据《健康时报》报道,跨境司机原则上是闭环管理,但也有司机可以回家,与载货、停车的人接触,存在一定的病毒传播风险。
截至昨天(2月28日),深圳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中,共有232人为香港输入。
02
香港单日新增3万,拐点尚未出现
与深圳仅一江之隔的昨日单日新增34466人,短短一周时间累计确诊人数已破17万。,
去年11月,Omicron首次在香港亮相,但一直比较平静。现在疫情的突然爆发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香港大学病毒学家金东燕告诉基层医生公社,“这次在香港传播的病毒是Omicron BA.2,传播速度比之前的Omicron BA.1快,不能说香港防疫不好。我们已经有效控制了之前的几次疫情。此外,香港90%的人都接种了疫苗。这次疫情是突破性感染,是偶然的。”
同时,他还透露,核酸检测已不再适用于香港目前的情况。一方面,大规模的聚集和长时间的排队会造成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另一方面,香港目前的核酸检测周期太长,基本上要三天才能出结果。到时候再隔离阳性病例就来不及了。
所以目前政府已经改变了统计策略,公司和政府的核酸阳性方确认自己成为自身快速抗原阳性就可以上报,这也可能是患者“激增”的原因之一。
“香港没有内地一样的基层网格化管理,未能有效控制和隔离是此次疫情的重要原因。老年人口疫苗接种率不到80%,人群集中,无症状感染比例高导致传播链向老年人口延伸,是近期死亡人数激增的主要原因。”病毒学专家常荣山补充到基层医师公社。
据悉,2月28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处理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率领的五人专家组抵达香港,这是此次疫情第三次在香港发生
在这个紧要关头,防止香港居民“冲回内地”,如何防控从香港返回内地后的人员,成为深圳乃至全国抗疫大局面临的挑战。
深圳本轮疫情被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形容为“透水”,是硬生生被香港挤压过来的。深圳人口结构比较特殊,流动性大、覆盖范围广。截至目前深圳本轮疫情源头不明,疫情呈现点状分散的情况,查溯源、流调、传播链等工作难度非常大,也没办法精准封控和深度核酸检测。
“深圳疫情现状虽然复杂,但是没有达到大江大河的防洪大坝在洪讯期出现‘管涌’那样的程度。香港疫情透过关口在内地扩散的几率也不大。”常荣山向基层医师公社表示。
首先,目前深圳并没有出现聚集性疫情,也没有发现重症病例,这一点是和香港不一样。
其次,内地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率远高于香港,接种疫苗可有效降低重症甚至死亡风险。
第三,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本轮疫情目前没有对深圳构成较大影响,说明现有的防控措施是高效的,没有必要特别改动。
第四,深圳现有管控措施十分严格,对内出入相关场所,口罩、测温、亮码还不够,还得扫“场所码”,严格执行大数据追溯,效果显著。
面对境外输入压力,常荣山认为,现在很有必要对于入境隔离人员采取抗原、抗体、核酸检测”三管齐下”,其中任意一项阳性(抗体检测中的IgM)都说明其可能携带病毒、传播疫情风险较高,就要对其按需实行更为严格的管控。
在金冬雁看来,防疫策略是否需要作出调整,这主要看疫情发生的具体情况。比如此次香港疫情情况和内地大不相同,内地的一些防疫策略并不适用,专家组到来后作出相应调整,这也为全国防疫提供了另一种宝贵模板。
今日开始,深圳确诊人数较前两天回落,但香港疫情局势仍然处在高位。作为全国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接下来这段时间才是深圳抗疫最为吃紧的阶段。
—END—
发布时间:2022-03-13 16:17